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进入成都
2019年11月24日 16:47
来源:凤凰网四川综合
11月23日,在2019亚洲教育论坛国际教育分论坛上,两名高中生模样的学生,一男一女,一个说中文一个说英文,担当着论坛的主持工作。
11月23日,在2019亚洲教育论坛国际教育分论坛上,两名高中生模样的学生,一男一女,一个说中文一个说英文,担当着论坛的主持工作。圆桌论坛环节,另一名女高中生与其他6位中外嘉宾围绕讨论话题,讲述着自己在国际学校学习的所思所悟所想,引发参会代表的阵阵共鸣。
这三位学生均来自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,而这座在京城享有盛誉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将进入成都,在温江区开设第一所京外分校。
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有26年办学历史,多年来以培养“豪迈的中国人”为己任,业已成长为公众知名度高、社会满意度高的国际教育品牌。作为此次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国际教育分论坛的支持单位,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首次亮相,便吸引媒体广泛关注。
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,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总支副书记、副校长杨旭做了题为《全人教育奠基未来——如何培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》的演讲,全面介绍了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立体多元课程、全息教育模式、全情教师队伍及全人教育理念。“教育是个良心活。”这是执行校长范胜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也成了学校老师们互相勉励的座右铭。
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董事长、校长张杰庭
据了解,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创办于1993年,是全国首家“政府出政策、企业出资金、专家办学校”的具有特色的新型国际学校。在学校创办之初,创始人张杰庭就提出了“做豪迈的中国人”的校训,以“培养具有中国灵魂、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”为人才培养目标,打造小班化高效课堂,通过施行学科整合、选课走班、分层教学实、导师制、过程评价等系列措施,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,创设了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。
“立体课程,搭建学生成长的‘高速公路’”——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,把握课程这一最关键的环节,通过成立“课程中心”,整合学校所有教育资源,开创高品质、规范化、系统化的“世纪课程”,形成了十二年一贯制纵向课程、小初高横向课程两条脉络,二者遵循教育规律,相辅相成。此外,学校拥有一支由资深中教、海归教师及外教构成的优质教师队伍,其中博士、硕士占80%,海归教师占50%,外籍教师占30%,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水准。
据悉,截至目前,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成都校区的主体工程已经封顶,预计将于2020年9月1日开学。该校区将以四川文化中的精髓“蜀学文化”为依托,以“英伦格局”和“学院空间”为目标,打造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,传承和发扬总校的办学理念、办学模式、课程设置、师资配置等。
[责任编辑:陈颖]
- 好文
- 钦佩
- 喜欢
- 泪奔
- 可爱
- 思考